SpaceX 的“星艦”超重型火箭在經(jīng)過本周一的推遲發(fā)射后,于昨晚在得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Brownsville)郊外的 SpaceX 試驗場發(fā)射升空,進行首次軌道飛行測試,以幫助美國宇航局(NASA)在闊別月球 50 多年之后,重返這顆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
但遺憾的是,“星艦”在發(fā)射四分鐘后發(fā)生爆炸。這表明,要實現(xiàn)馬斯克最大的雄心,即將人類送往月球,甚至是更遠的火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發(fā)射失敗后,馬斯克在 Twitter 上表示,下一次發(fā)射可能要等幾個月之后。
目前,SpaceX 的工程師們?nèi)栽谑崂?ldquo;星艦”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在爬升過程中,“星艦”配備的 33 臺“猛禽”發(fā)動機中的幾臺似乎起火了。在發(fā)射后的三分鐘內(nèi),超級重型助推器本應分離,但事與愿違。“星艦”開始瘋狂旋轉,在天空中不停地翻滾。隨后,運載火箭發(fā)生爆炸。SpaceX 后來表示,爆炸是“有意”觸發(fā)的,工作人員向火箭和助推器發(fā)送了終止飛行的命令。
盡管測試發(fā)射提前結束,但 SpaceX 還是取得了一些重大勝利,這是助推器第一次真正在空中飛行。“星艦”的助推器是一個巨大的圓柱形燃料箱,內(nèi)部裝有脫離地球引力所需的推進劑。此外,SpaceX 還從中收集了一些寶貴的飛行數(shù)據(jù),有助于下一次的飛行測試。
“星艦”爆炸后,馬斯克在 Twitter 上說:“祝賀 SpaceX 團隊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測試發(fā)射。他們從中學到了許多,有助于幾個月后的下一次發(fā)射。”其實,商業(yè)火箭的首次發(fā)射很少能取得完全成功,SpaceX 自己的第一枚火箭“獵鷹 1 號”也經(jīng)歷了三次失敗后,最終才在第四次嘗試中進入軌道。
但是,這一次“星艦”的飛船倉無法成功地與助推器分離(飛船倉奔向月球的第一步),突顯了馬斯克準備通過“星艦”提供太空旅行這一宏偉計劃所面臨的挑戰(zhàn)。而且,其最終的目標是:將人類和貨物送上月球乃至更遠的地方。這可能還需要數(shù)年的時間,甚至需要數(shù)十億美元才能實現(xiàn),因為“星艦”還需要在工程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
對于載人飛行,SpaceX 需要證明“星艦”可以完好無損地返回地球并著陸。此外,該公司還需要開發(fā)一種能夠提供氧氣、水和人類生存所需的其他一切東西的生命維持系統(tǒng);蛟S,最大的挑戰(zhàn)是弄清楚如何在外太空為“星艦”加油,這一壯舉將涉及到將宇宙中的加油站發(fā)射到軌道上,派遣一支油罐機隊運送化學推進劑,然后再找到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微重力下將燃料轉移到“星艦”中。
所有這一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但馬斯克表示,“星艦”是可重復使用的,可多次往返飛行,因此將極大地降低進入軌道的成本,并提供一條通往深太空的可靠途徑。
美國政府為確保 SpaceX 的成功投入了大量資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承諾資助至少 29 億美元(當前約 199.52 億元人民幣),幫助 SpaceX 開發(fā)“星艦”,以將 NASA 宇航員送上月球。這也是 NASA“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一部分,即在 2024 年左右將宇航員平安送往月球并返回,建立常態(tài)化駐留機制。除此之外,“星艦”注定會成為 SpaceX 終極目標的關鍵參與者:登陸附近的太陽系(如火星),并提供商業(yè)化太空服務。
NASA 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在昨晚的發(fā)射后表示:“祝賀 SpaceX 的‘星艦’進行了首次綜合飛行測試。歷史上的每一項偉大成就,都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巨大的風險之久,就是巨大的回報。”
“星艦”接下來要做的,也是對馬斯克自身的考驗。馬斯克因?qū)⑻厮估蛟斐扇蜃畲蟮碾妱悠囍圃焐潭劽,因此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最近,由于?Twitter 的收購陷入混亂,以及隨后該平臺上仇恨言論和其他令人不快的內(nèi)容激增,疏遠了他之前的一些支持者,聲譽也受到了損害。
但是,通過將 SpaceX 打造成美國火箭發(fā)射最頻繁的服務商,也是唯一一家有能力將宇航員送入國際空間站(ISS)的美國公司,馬斯克已經(jīng)證明了他可以超越業(yè)內(nèi)的同行,包括維珍軌道公司的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和藍色起源公司的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因此,確保“星艦”成功就是對馬斯克自身的考驗。太空咨詢服務公司 Quilty Analytics 的研究主管凱勒布・亨利(Caleb Henry)稱:“SpaceX 是整個太空產(chǎn)業(yè)變革的推動者,而‘星艦’有機會讓他們改寫發(fā)射故事。”
SpaceX 已經(jīng)憑借其“獵鷹 9 號”主力火箭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該火箭用于向太空發(fā)射衛(wèi)星、貨物和人員。但這一次的“星艦”,是 SpaceX 首次嘗試發(fā)射一種有朝一日可能將人類送入其他星球的超重型運載火箭。此外,“星艦”的設計是完全可重復使用的,而“獵鷹 9 號”火箭發(fā)射后只有部分可以返回地球。
很難計算 SpaceX 在“星艦”上投入了多少資金,以及可能還要投入多少才能實其雄心。馬斯克在 2018 年曾預計,總開發(fā)成本不會超過 100 億美元,至今他還沒有更新該預測,而 SpaceX 也沒有公開發(fā)布任何相關的財務信息。本周一,當被問及 SpaceX 在“星艦”的開發(fā)上花費了多少費用時,馬斯克沒有直接回答。
馬斯克當時說:“價格其實并不重要。如果你有一家肥皂廠,第一塊肥皂花了多少錢?假如是 1000 萬美元,但這并不是一塊肥皂的實際成本。因為重要的是,它在批量生產(chǎn)時的成本是多少。”馬斯克還說,他的目標是將每次飛行的成本降低到 200 萬美元(當前約 1376 萬元人民幣)。
目前尚不清楚,SpaceX 的投入何時能夠獲得回報。NASA 曾表示,其目標是在 2025 年利用“星艦”將人類送上月球,一些富有的游客已經(jīng)為環(huán)月旅行支付了押金。之前,SpaceX 已經(jīng)多次錯過了“星艦”的日程表。按照最初的計劃,第一次載客飛行本應最早在今年進行,但如今變得似乎不太可能。對此,SpaceX 尚未發(fā)表評論。
給“星艦”加滿油
一旦“星艦”證明它可以進入軌道,SpaceX 計劃將其作為將一切事物送入太空的主要運載工具。這將率先始于 SpaceX 下一代更大的“星鏈”衛(wèi)星,該衛(wèi)星旨在為 SpaceX 的太空互聯(lián)網(wǎng)擴容。
為了讓人類深入探索太空,包括月球、火星并最終返回地球,SpaceX 需要找到一種方法,在“星艦”入軌道后為其加油。
“星艦”的一個決定性特征是它的質(zhì)量:它從頂端到底部幾乎有 400 英尺高(約 120 米),是 NASA 之前發(fā)射的航天飛機的兩倍多。“星艦”有望成為人類航天史上最強大的火箭,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僅僅為了進入軌道,它就會吞噬大量的推進劑。而且,它還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打破地球引力,前往月球并返回。
因此,“星艦”的出行將需要中途停留,就像汽車必須在加油站加油一樣。但是,像這樣規(guī)模的火箭在微重力下加油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對于火箭當前使用的低溫推進劑,更是充滿了挑戰(zhàn)。
在這方面,SpaceX 的研發(fā)還處于早期階段。該公司也承認,這將是一個艱難的障礙。SpaceX 首席運營官格溫・肖特威爾(Gwynne Shotwell)今年 2 月在華盛頓的一次行業(yè)會議上表示:“讓這個龐然大物進入軌道本身就是一項挑戰(zhàn),而且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直至我們完成這一任務。接下來,從技術角度講,加油可能是下一個重大挑戰(zhàn)。”
為了在旅途中給“星艦”提供燃料,SpaceX 設想建造三種不同的飛船。第一個將用于儲存推進劑,它將發(fā)射并停放在近地軌道上。接下來是一輛加油機,它將把推進劑運往倉庫。SpaceX 可能需要十幾架加油機來運送足夠往返月球的推進劑,但 NASA 和 SpaceX 還沒有公布確切的數(shù)字。
一旦“星艦”的燃料庫足夠滿,就可以發(fā)射第三種飛船:即載人飛船。它需要配備一個供機組人員和乘客使用的機艙,以及一個生命維持系統(tǒng)。這艘“星艦”將與燃料庫對接,為前方的漫長旅程加滿油箱。
低溫推進劑
給“星艦”加滿油不會像給汽車加油那么簡單。“星艦”的燃料由兩種極冷的推進劑組成:液氧和液態(tài)甲烷。它們必須保持在零下 260 華氏度(約零下 127 攝氏度)到零下 300 華氏度(約零下 149 攝氏度)才能保持液體,并根據(jù)需要發(fā)揮作用。如果它們變得太熱,就會變成氣體并沸騰。
而太空環(huán)境并不容易讓推進劑保持涼爽。當倉庫繞地球運行時,它一半的時間將在寒冷的黑暗中度過,而另一半時間將在陽光直射下度過。因此,飛船倉庫內(nèi)部需要適當?shù)慕^緣,外部需要屏蔽,并需要制冷來抵御高溫。為了避免潛在的災難性壓力積累,還需要堅固的閥門來排放那些會沸騰的推進劑。
此外,SpaceX 還需要將這些極冷的液體從加油機轉移到倉庫中,然后再轉移到搭載人類的飛船上。僅僅是將推進劑從一個油箱移動到另一個油箱,就會導致它們升溫。而工程師們以前從未在失重狀態(tài)下,如此大規(guī)模地使用過這些推進劑。
NASA 低溫流體管理辦公室的項目副經(jīng)理勞倫・阿明(Lauren Ameen)在接受采訪時稱:“我們不確定的事情有很多。在太空中轉移低溫推進劑的許多流體物理學,還不是很清楚。”
到目前為止,轉移和儲存類似推進劑的空間實驗,只是在國際空間站(ISS)上進行了非常小規(guī)模的測試。而 SpaceX 對其推進劑儲存和轉移的設想要復雜得多。
一大串待辦清單
對 SpaceX 來說,第一步需要證明它可以將推進劑從一艘飛船轉移到另一艘飛船。至于何時會實現(xiàn)這一點,目前還不清楚。
NASA“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載人著陸系統(tǒng)項目經(jīng)理麗莎・沃森-摩根(Lisa Watson-Morgan)說:“這可能不會早于成功試飛后的六個月,甚至會持續(xù)更長時間。”
有了足夠的資金和工程技術,SpaceX 就有可能克服發(fā)射測試和其最大雄心之間的一長串挑戰(zhàn)。長期以來,批評人士一直懷疑該公司能否完成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壯舉,但事實往往證明他們是錯的。
如今,NASA 仍認為,“星艦”有可能在 2025 年之前登上月球。摩根說:“我絕對相信 NASA 和 SpaceX 會實現(xiàn)這一目標。但是,2025 年可能是一個挑戰(zhàn)。雖然這是可行的,但首先‘星艦’需要證明它可以完好無損地到達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