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兩年的“中華”訴訟案有最新進展。德國Mannheim(曼海姆)地區(qū)法院日前對華為訴中興專利侵權案進行裁決。法院裁定,中興通訊LTE系統(tǒng)確系侵犯了華為專利,但法院同時駁回了華為提起的針對中興LTE終端侵犯華為專利的指控。
法院要求,只有在中興的客戶同意向華為支付50000歐元違約金的時候,中興才能出售涉嫌侵權的基站。不過,中興昨天向南都回應稱,其LTE系統(tǒng)涉案產品并不侵犯華為相關專利權,中興將正式提起上訴。
法院判侵權
2011年4月,華為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發(fā)起訴訟,指控中興侵犯其專利權和商標權。德國Mannheim法院3月15日就華為提起的針對中興通訊德國子公司LTE系統(tǒng)及終端的相關專利訴訟最終做出裁決:法院裁定中興LTE系統(tǒng)侵犯華為專利;但同時駁回了華為對中興通訊LTE終端侵權的指控。
據(jù)悉,訴訟中涉及的專利為“密鑰衍生功能”EP2273818,是4G LTE移動通信標準的基本專利。目前德國法院已禁止中興通訊在德銷售與該系統(tǒng)有關的基站。法院稱,只有在中興的客戶同意支付向華為50000歐元違約金的時候,中興才能出售這些基站,否則將收取每次最低25000萬歐元的罰款。
不過,“針對涉及LTE系統(tǒng)'密鑰衍生功能'的侵權判決,公司將正式提起上訴,我們堅信涉案產品并不侵犯華為相關專利權。該案件判決對中興通訊LTE產品在德國市場銷售不產生影響。”中興方面說。華為則對德國法院的判決表示歡迎,并強調堅持根據(jù)業(yè)界慣例,按照公平、合理、無歧視(“FRAND”)的許可原則給予業(yè)界廠商基本專利許可。
爭奪LTE未完待續(xù)
專利糾紛背后,仍是雙方競爭的白熱化。“專利壁壘已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武器,任何公司都無法回避。”在Frost Sullivan首席顧問王煜全看來,華為中興“打架”是早晚的事情,因為兩家企業(yè)無論產品和服務,都存在高度同質化現(xiàn)象。
飛象網CEO項立剛說,LTE既是華為中興兩家重要的增長驅動力,也是爭奪焦點。“未來要競爭的就是LTE領域。傳統(tǒng)產品市場都已經被占據(jù),發(fā)展空間有限。而LTE是一個新的技術,未來將要涉及幾千億,市場前景巨大。”
毫無疑問,LTE網絡的全球布局將帶來新的機遇。預計未來5年,全球LTE用戶數(shù)將以400%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截至2012年底,中興通訊已經獲得45個LTE商用合同,包括其獨家部署的Telenor匈牙利LTE網絡上月正式商用。其擁有7%左右的LTE標準專利。與之相比,華為則在全球開通了56個LTE商用網絡。華為方面稱,截止目前,華為貢獻了最多的LTE標準專利,基本專利擁有份額高達15%.
長期關注知識產權,并曾擔任微軟和甲骨文的顧問Florian Mueller認為,僅憑此次德國基本專利訴訟的勝利,已經足以證明華為比三星更加成功。今天的判決是中國高科技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證明。
華為中興互訴進程表
2011年4月28日
華為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發(fā)起訴訟,指控中興侵犯專利權和商標權。
2011年4月29日
中興稱已在中國針對華為侵犯其LTE專利遞交了訴狀。
2011年5月2日
德國漢堡頒布禁令,禁止中興在其U SB數(shù)據(jù)卡上使用華為的一項注冊商標,并禁止銷售印有該受特定法律保護商標的U SB數(shù)據(jù)卡。
2011年5月3日
中興向歐共體提起華為RoH S商標撤銷程序,同時,就華為數(shù)據(jù)卡旋轉頭專利向法國法院提起無效訴訟,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起其同族專利無效程序。
2011年5月6日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中興狀告華為LT E專利侵權的訴訟案件。
2011年6月
中興深圳起訴華為進入司法程序。
2013年3月15日
德國Mannheim地區(qū)法院裁定,中興通訊LTE系統(tǒng)確系侵犯了華為專利,但駁回了華為提起的針對中興LTE終端侵犯華為專利的指控。
2013年3月18日
中興表示將正式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