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美國國會報告的出臺并沒有澆滅中國企業(yè)進軍美國市場的熱情,反而激起了他們更強的信心和決心。
這一次,華為選擇不再做“沉默的羔羊”。華為發(fā)表聲明稱報告充滿了傳聞,報告的本質和目的是阻礙中國ICT公司進入美國市場,阻礙競爭。并表示不會因此放棄美國市場。
而在美國國會的報告出臺之后,所有的證據也在朝著有利于華為中興的方向發(fā)展。
路透社報道,兩位知情人士稱,由美國白宮下令對美國電信公司供應商造成的安全隱患進行的調查發(fā)現(xiàn),沒有明顯證據表明華為替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
這份長達18個月的調查在今年早些時候得到結論,將美國電信公司依賴華為存在的風險歸結到其它原因,比如存在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
只不過,這份調查的結論一直未被正式披露。對于路透社的報道,華為美國發(fā)言人Bill Plummer對外表態(tài):“華為是一家年營收320億美元的獨立跨國企業(yè),不會為了任何政府或第三方做出威脅自己成功和客戶網絡完整的事情。”
沒有最安全 只有更安全
為了進入美國市場,華為和中興努力數年,但始終未果,被美國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理由拒絕。
最近的一次是去年2月,華為收購3Leaf的舉措被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否決。當月,華為副董事長胡侯發(fā)表公開信,希望美國公開調查華為公司,以澄清長期存在的有關華為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指責。
盡管華為中興的態(tài)度是如此誠懇,他們等到的還是最壞的結果。10月8日,美國國會情報委員會發(fā)布報告,稱華為和中興在一年內的調查未能提供足夠的材料以打消美國方面的國家安全疑慮,為此建議美國政府和企業(yè)部門不用選用華為的電信網絡設備。
面對這一份報告,華為中興很“冤屈”。而如今路透社披露的美國白宮調查結果或將洗清華為中興的嫌疑。
一位網絡安全專家向記者表示,任何廠商的設備都存在被黑客利用的漏洞的可能,甚至連國外知名安全廠商提供的設備也在近兩年頻繁遭遇黑客攻擊,因此,“存在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不能成為美國將華為中興設備拒之門外的證據。“沒有最安全的設備,只有更安全的設備。”這位專家向記者表示。
其實,華為和中興的電信網絡設備已經被規(guī)模應用在法國電信、德國電信、英國電信等國外主流運營商的網絡中,至今并沒有發(fā)生過任何和安全相關的事故。而且華為是英國電信等運營商的核心短名單供應商,和這些運營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究竟誰是“幕后主使”
這份長達52頁報告的出臺,被業(yè)界解讀為美國將“貿易保護的戰(zhàn)爭”推向極致的標志。
與前兩年封殺“豐田”使用的理由不同,美國國會將這次展開的貿易保護行動冠以“國家安全”的高度。報告稱:“根據可用的機密和非機密信息,我們不能相信華為和中興未受外國政府影響,也不能相信他們不會對美國和美國的系統(tǒng)構成安全威脅。”
而這些結論沒有任何證據佐證,卻進一步彰顯了美國政府正在背離其標榜“自由競爭”的理念。
不過,同時有媒體和專家指出,這是某些廠商主導推動的一次政治活動。時值美國大選,打壓中國企業(yè)已經成為美國候選人屢試不爽的手段。其中,思科成為最可疑的幕后推手。自報告發(fā)布之日幾天,思科的股價一直呈上升趨勢,相對應的是,中興的股價卻持續(xù)下降,當然這和其利潤虧損也有很大的關系。
《華盛頓郵報》在“US rivals lobby against Chinese firm”(美國對手游說反對中國企業(yè))一文中便指出,思科以國家安全為由參與游說國會進行對華為的審查。同時,文章還提及一份思科的市場營銷文件,稱該文件收集了全球范圍內針對華為的觀點及顧慮的相關報道。
10月18日,思科高級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Mark Chandler在其博客中對于“幕后推手論”表示了否定。但是思科卻未能洗清“幕后推手”的嫌疑。博客中國創(chuàng)始人方興東表示,正是由于華為堅持開放創(chuàng)新而取得的迅猛發(fā)展以及思科錢伯斯對華為的分外重視,從而使得思科不惜動用政治手段打擊華為,將華為擋在思科的大本營之外。
而在國會報告中給出的隔離華為的市場和區(qū)域均是思科利潤的主要來源。報告特別指出,建議服務提供商不要選用華為的電信網絡設備。另外指出,一些依靠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智能電網、銀行或金融系統(tǒng)、天然氣、石油、水利、鐵路、水運等行業(yè)如果采用設備,也將面臨安全風險。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企業(yè)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呂本富提到,如果能拿下美國市場,思科的利潤恐怕會縮水1/3。
捍衛(wèi)中國國家信息安全
美國作為市場經濟的“鼻祖”,一直標榜“自由競爭”,美國“硅谷精神”也一直為全球ICT業(yè)者倡導。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美國誕生了蘋果、谷歌等很多偉大的公司。因此,來自業(yè)內的專家建議,美國不應摒棄自由競爭的要義,大肆推崇“貿易保護”,作為市場貿易經濟發(fā)展最為完善的國家,有義務繼續(xù)推動市場體系的公平競爭。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美國電信設備市場占有全球50%以上的份額,是全球最大、利潤水平最高的電信設備市場。在歐洲運營商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下,他們對于網絡的投資大幅縮減,而新興國家市場也逐漸趨于飽和。因此,美國市場受到越來越多電信企業(yè)的青睞,華為和中興一直希望能夠突破美國市場,實現(xiàn)更大的發(fā)展。
然而美國電信設備市場是全球最為封閉的市場。其實歐洲電信設備商愛立信和諾西在分別收購北電CDMA部門和摩托羅拉無線部門之前,在美國市場所占的份額也非常小。只是在收購之后,情況才有所改觀。
方興東指出,創(chuàng)新至上、全球開放、公平競爭、平等互惠,這些價值觀是美國企業(yè)家精神、硅谷精神也是互聯(lián)網精神的最核心內涵。這次華為中興事件最大的啟示就是美國和思科價值觀的失守。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yè)以更開放、更創(chuàng)新、更公平的精神狀態(tài)去迎接這場洗禮。
同時,此次事件的發(fā)生也給予中國政府一個警示,關注中國國家信息安全。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光南指出,中國應該充分重視“信息主權”。“我們還從來沒有把信息安全提到這么高的位置上。我們的信息安全是信息安全司局負責,管的住嗎?美國是政府來管,這個反差太大了。”他說。
倪光南指出,美國將不同的中國企業(yè)進行區(qū)分對待,對無品牌的富士康等企業(yè),美國予以支持,像聯(lián)想有品牌但缺少核心技術的企業(yè),美國會稍加阻撓,但對于華為中興這樣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yè),美國市場的門檻就會非常高。
調查還在繼續(xù),業(yè)界也在期待,未來的調查會還原更多的事實真相,給華為中興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