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i機器人總裁&CTO朱頻頻
名字有i的公司都很酷,小i要對各個行業(yè)進行升級和改造
眾所周知,小i機器人是一家專注于提供智能機器人平臺和架構服務的公司,在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如自然語言處理、語義分析和理解、知識工程和智能大數據等方面都已走在行業(yè)的前列,建立了包括知識表示、推理預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語義理解、分析決策以及Bots開發(fā)的完整架構,并推出了應用于多個行業(yè)和領域的智能虛擬/實體機器人解決方案。可以說,目前國內能與小i在中文智能人機對話領域一較高下的公司并不多。這也不禁讓人好奇,這么一家“高大上”公司,為什么會有一個“小i”這樣可愛的名字?
“小i在成立之初是專注于做MSN聊天機器人的,所以我們當時就在想,小x可能會比較合適為機器人命名?梢钥吹,現在大家都喜歡給自己的產品命名為小x,例如微軟小冰等,感覺很親切。
“那為什么叫i呢?可能因為名字中帶i的公司或產品都很牛吧,比如iPhone。此外,i還是很多不錯的英文名詞的開頭,包括intelligence(智能)、internet(因特網)、informatiion(信息)、infinity(無限大)等,加之我們公司的前身是做軟件的,incesoft,也是以i開頭的,所以我們就取了小i這個品牌名。”
熟悉小i的人應該知道,從2016年開始進入客服領域,小i逐漸在智能政務、智能語音、實體機器人、智能云服務等領域均有布局。而在布局如此之全面的情況下,小i卻和大多數人工智能公司以直接打進C端市場為目標不同,他們從沒想過要去直接接觸C端用戶。
“小i的目標是向各行業(yè)輸出我們的人工智能能力,并對這些行業(yè)進行升級和改造,充分發(fā)揮人工智能的商業(yè)價值,這就是典型的TOB模式。而所我認為的TOC模式,就是先做用戶,再從用戶身上賺錢,顯然,這不符合小i的定位。”
消費級服務機器人技術還沒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但積累很重要
從小i當前的布局看,其業(yè)務大多集中于服務類機器人領域。恰逢服務機器人大會,我們的話題自然的就圍繞著服務機器人展開了。
“大家通常會把機器人分為兩大類,工業(yè)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而服務機器人又可以分為兩類,專業(yè)級服務機器人和消費級服務機器人。專業(yè)級服務機器人因為專業(yè)性太強,目前能做的團隊并不多。“
“而消費級機器人方面,由于技術發(fā)展有限,此類機器人并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可以做很多事情,同用戶進行非常開放、順暢的交流?梢哉f,消費級服務機器人的發(fā)展還未能達到理想狀態(tài),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為用戶提供較為精準的服務,解決一些問題。”
但不可否認,如果我們把機器人放置在一個相對較為垂直的固定場景中,以當前的人機交互技術發(fā)展實力,是能夠幫助人類承擔一定的工作的。例如,相信大家現在已經可以經常在星級酒店看到送貨服務機器人的身影了,因為此類機器人的工作內容較為機械,且具備了一定的空間定位、人臉識別、路徑自主規(guī)劃等功能,其服務的準確率和認可度通常很高。所以,對于消費級服務機器人來說,并不是做的特別完美才會有市場價值,而是只要能夠在特定場景中被很好的應用就可以了。
“行業(yè)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例如機器人會在行走的過程中因路徑規(guī)劃不精確、地上有障礙物、被人故意擋住等而卡停在原地,或者在會話時遇到‘超綱’的問題而‘宕機’,但這些都是不要緊的,而且還有很多好處。因為在這過程中,機器人可以不斷的得到訓練,不論是自主學習還是人為介入,其系統(tǒng)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得以不斷完善,產生新的認知。積累,是當前行業(yè)最需要做的事情。”
會話式AI或成未來主流人機交流方式,知識背景和深度學習都很重要
可以說,當前判定服務機器人性能好壞有兩個判斷標準,會話能力和自動駕駛能力。而正如朱頻頻所說,在特定場景中,目前很多機器人已經可以很好的自主定位和規(guī)劃行駛路徑了。那么,其會話能力就成為了各產品性能分級的重要標準。
“僅就人機交互方面而言,會話式AI將成為未來的主流交互方式。”朱頻頻說。
相信大家都有體驗,在PC機盛行時代,用戶需要通過操作鍵盤、鼠標等外設才可以進行人機交互;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普及的時候,用戶就可以通過手勢進行人機交互了。而現在很多手機都具備了語音交互功能,但大多數還是需要用戶進行觸摸、點擊等操作。等到了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只要預先設定好接口和數據傳輸模式,讓機器人理解用戶的自然語言,可能我們只需要動動嘴就可以指揮機器人做一些事情了。那時,會話式的交流方式就會成為日常生活中人機主流的交互方式。
“可以說,會話式AI是人工智能行業(yè)中最可能先落地的核心技術之一。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傳統(tǒng)的會話AI模型,還是大家正在探索的基于深度學習的會話AI模型,都是將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融合在一起的。但在這之前,我們得先讓機器人擁有一定的知識背景。”
舉個例子,“中國乒乓球隊誰都贏不了”,僅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理解,它至少有兩種含義。只有在事先具備了“中國乒乓球隊很牛”的知識背景和相關認知,我們才能夠準確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而對于機器人來說,就需要通過大量的數據和場景訓練去實現了。“
除此之外,上下文語義的邏輯理解也是會話式AI必不可缺的能力之一。在這方面,深度學習技術的加持則尤為重要。簡單來說,和人類一樣,單純的知識背景和相關認知并不能直接被應用,我們需要先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和梳理,將其結構化。而對于會話式AI來說,在被輸入的信息沒有被很好的結構化的情況下,深度學習技術就可以幫助其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到一定的規(guī)律,將其結構化。
除此之外,上下文語義的邏輯理解也是會話式AI必不可缺的能力之一。在這方面,深度學習技術的加持則尤為重要。簡單來說,和人類一樣,單純的知識背景和相關認知并不能直接被應用,我們需要先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和梳理,將其結構化。而對于會話式AI來說,在被輸入的信息沒有被很好的結構化的情況下,深度學習技術就可以幫助其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到一定的規(guī)律,將其結構化。
很多事情只有先做才知道該怎么去做,小i的優(yōu)勢就在于敢于嘗試和積累
去年10月,Gartner在其2017年十大戰(zhàn)略技術趨勢預測中,提到“Conversational+”在未來的物聯網時代將連接萬物。而作為行業(yè)中具備一定實力的公司,小i的優(yōu)勢來的很“理所應當”。
“在技術層面,小i在全球范圍內都是處于領先地位的?梢钥吹,會話式AI中比較核心的技術,如人工智能自然語言技術、會話、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小i都是有多年積累的。值得強調的是,我們做過很多嘗試,因為技術能不能最終實現應用、系統(tǒng)會達到怎樣的狀態(tài)等,都只有在經過一次次的測試后才能得知和優(yōu)化的。但我認為,技術不是不可超越的。所以,小i除了積累和嘗試外,還在極力加強我們的技術、數據、知識等的壁壘。”
朱頻頻表示,正是在技術、數據等方面有所積累,所以即便很多行業(yè)他們此前從未涉及過,但做起來也比行業(yè)同類公司快很多。
“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系統(tǒng)和方法論,任何領域都可以直接套進去。可以這么說,即便我們接觸到了一個新行業(yè),但我們的技術已經幫助我們好了50%事情,需要再做的就是根據新領域的特性做一些調整和擴展。”
此外,朱頻頻還透露,由于在資本、產業(yè)布局等方面都具備了很大的先發(fā)優(yōu)勢,小i目前正在為明年在主板上市做準備。
“對于我來說,企業(yè)在不同的階段所重點關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在企業(yè)早期階段,技術可能是最重要的。等企業(yè)在技術和客戶關系方面有一定積累后,綜合考慮競爭優(yōu)勢則成為了新的關鍵。小i目前就是到了綜合考慮競爭優(yōu)勢的階段了。”
總結
目前,雖然服務機器人正憑借其新奇的技能引起了行業(yè)的廣泛關注,但此類產品在C端用戶群中的知名度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很高,而這其中,服務機器人服務內容單一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當服務機器人與物聯網結合,可被嵌入到任何物品和場景中,如墻體、家居等中,甚至通過全息的方式被呈現出來時,我們的社會將迎來一個新時代,生活將充滿科技感和欣喜。